近日,美國領先的芯片制造商安森美半導體公司宣布了一項重大投資計劃,將在捷克共和國投入高達20億美元的資金,以增強其在該國的半導體生產能力,并進一步擴大在歐洲的產能布局。此舉旨在響應歐盟對于關鍵技術自給自足的迫切需求,以及緩解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的局面。
據了解,安森美的這一投資計劃將成為捷克歷史上金額最da的一次性外國直接投資。公司計劃擴大在捷克東部城鎮(zhèn)Roznov pod Radhostem的現(xiàn)有業(yè)務規(guī)模,以建立一個完整的碳化硅(SiC)半導體生產鏈,涵蓋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整個流程。這些SiC半導體將廣泛應用于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,成為推動這兩個行業(yè)技術進步的關鍵力量。
安森美的這一投資計劃并非孤立行動。近期,歐洲半導體行業(yè)迎來了一系列重大投資。意法半導體在意大利也宣布了對碳化硅芯片生產的投資計劃,而英特爾和臺積電也分別在德國進行了大規(guī)模的投資。這些投資不僅增強了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,也推動了當?shù)亟洕陌l(fā)展和就業(yè)增長。
安森美在一份聲明中表示,新工廠將主要生產智能功率半導體,這些半導體對提高電動汽車、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(AI)數(shù)據中心等應用的能效至關重要。隨著全球對綠色能源和環(huán)保技術的日益關注,SiC半導體因其高效、輕質和耐用的特性而受到汽車制造商和可再生能源企業(yè)的青睞。
盡管SiC芯片的價格相對較高,但其獨特的性能優(yōu)勢使其在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安森美此次投資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SiC半導體領域的競爭力,并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領先地位。
業(yè)界人士指出,全球疫情期間供應鏈的大規(guī)模中斷以及與中國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,使得歐洲開始重新審視對亞洲芯片供應的依賴問題。最近紅海航運的受阻更是加劇了人們的擔憂,使得歐洲更加迫切地尋求在半導體領域的自給自足。
捷克總理Petr Fiala(彼得·菲亞拉)對安森美的投資表示歡迎,并指出這筆投資將使得該工廠現(xiàn)有的產能實現(xiàn)倍增。他強調,這將為捷克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就業(yè)機會和經濟增長機會,同時也有助于加強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。
安森美電力解決方案部門的負責人表示,新的生產線預計將在2027年開始投產,但并未透露有關就業(yè)機會、產量或預期收入等進一步細節(jié)。不過,這一投資計劃無疑將為捷克和歐洲半導體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注入新的動力。
捷克工業(yè)和貿易部門也表示將全力支持這一投資計劃。據悉,該國將為該項目提供激勵資金,國家援助最高可達總投資的27.5%。這一激勵措施預計將在2025年一季度獲得批準,為安森美的投資計劃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。